分析小屋应为型钢焊接框架式结构,内外墙及屋顶由Π型钢板拼装而成。内外墙和内外屋顶采用1.5mm厚拉丝304不锈钢板,内外墙及屋顶至少填充75mm防火聚氨酯保温层。小屋密闭、防雨、防尘、隔热,防护等级为IP54。分析小屋所有采用的材料应为非易燃材料。屋顶坡度为5°,以便雨水排至屋后。载重要考虑设备维修、安装和施工等活动。为方便小屋的吊运,小屋带有顶部起重用的吊耳。
5.2.2.2 分析小屋尺寸
分析小屋尺寸为3m宽,2.8m净高,长度为3m。
5.2.2.3 分析小屋门应设计为外开单扇型非折叠结构,标准尺寸应为2000mm(H)×900mm(W),304不锈钢材质;门上开有带丝网的抗碎安全玻璃观察窗400mm×300mm,窗与门体紧固密封防止危险气体渗入。门配套使用不锈钢铰链和螺钉;门与墙之间镶有橡胶密封条,确保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。门结构为外开型非折叠结构,并应安装带阻尼限位闭门器和推杆式逃生锁,门外应具有孔锁及把手。
5.2.2.4 分析仪宜布置在分析小屋内的长边两侧。分析仪之间应有操作和维修通道。
5.2.2.5 安装侧有向外延伸600mm的防雨檐,材质不锈钢。
5.2.2.6 小屋机械强度满足起吊、拖运、运输及支撑墙体安装设备的要求。小屋应满足吊装和平板托车运输的要求。安装槽钢应为钢制品并固定在墙壁上。内外墙及地板的负载能力理论值为500kg/m2,屋顶最小承受力理论值为250kg/m2。分析小屋发运之前应进行最大限度的组装和测试。
5.2.2.7 分析小屋的颜色要求:天花板及内墙宜为乳白色;门内侧宜为桔黄色;地板采用4mm厚防滑花纹铝板,应能承受压力1000kg/m2不变形;不锈钢表面宜为本色。
5.2.2.8 分析小屋的底座和框架:底座和框架用槽钢或工字钢焊接而成,为了保证小屋的吊装强度,除连接处焊接外,其它采用整根型材。底面整体除锈,表面涂刷防锈漆层。分析小屋应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上。
5.2.2.9 小屋配有和框架焊接的吊耳,吊耳强度是分析小屋自重的 2 倍以上。
5.2.2.10 现场分析柜外形尺寸应满足分析仪及其辅助设备、管线的安装、维护空间要求。
5.2.2.11 分析小屋内地面铺盖防静电胶皮。
5.2.3 配套设施
5.2.3.1 分析小屋内应设置自来水及洗手池,用于COD、总氮、硝氮分析仪样品过滤器、管线的清洗。
5.2.4 电气
5.2.4.1 分析小屋内正常照度应高于300lx,事故照度应高于50lx。
5.2.4.2 正常照明宜采用双管荧光灯,事故照明宜采用单管荧光灯。开关设在门旁或方便的位置。
5.2.4.3 信号接线箱和总电源接线箱应安装在分析小屋外墙上。电源分配箱宜安装在分析小屋内。接线箱应留有20%的备用端子,接线箱内的接线端子应采用螺钉压紧型,端子排及端子须标示清楚,电缆应带标注护套。接线箱材质为304SS。
5.2.4.4不同电压等级的仪表信号严禁使用同一接线箱。不同信号类型不应使用一根电缆,所有电缆进出分析小屋通过电缆密封件,电缆密封接头应符合外壳IP65的防护要求,电缆密封接头材质为304SS。
5.2.4.5 分析小屋内外电气配线宜采用铝合金槽板敷设,220V AC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。
5.2.4.6 分析小屋的防雷系统应符合GB 50057-2010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的规定。电源端和信号端设防雷装置。
5.2.5 通风和空调系统
5.2.5.1 分析小屋应设通风和空调系统。分析小屋内温度应为10℃~30℃,相对湿度应为30%~70%。
5.2.5.2 空调系统主机应安装在分析小屋外。
5.2.6 安全措施
5.2.6.1 分析小屋应设置防雷、防静电及保护接地。分析小屋本体应就近与电气接地网连接。
5.2.6.2 任何具有火灾、爆炸或有害健康的地方应有明确的标识,应配置CO2灭火器等设施。
5.2.7 动力供应
5.2.7.1 分析小屋所有配电必须通过配电箱完成,电源分配箱内应该留有适量的备用回路。配电箱带供电总开关及各供电支路分开关,每个配电分支应设置过载、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。每台分析仪应有独立的电源供电回路。配电箱内应该留有20%的备用回路。开关采用防爆开关。
5.1 配管
采样口/采样返回口到采样处理系统之间的管路应该是连续的TUBE管。
采样TUBE管至少应为316不锈钢、退火和无缝型、公制尺寸,符合ASTM A269或等同标准。不允许使用英制尺寸的采样管。可以使用的TUBE管尺寸包括3mm O.D x 0.8mm、6mm O.D x 1.0mm、10mm O.D x 1.0mm和12mm O.D x 1.5mm。其它尺寸TUBE管的使用要经过用户批准。TUBE管的连接件至少是316不锈钢,双卡套型式。采样TUBE管要求从采样点到采样处理系统之间进行伴热,采用电伴热一体化的TUBE管。
除非特别要求倾斜,所有的导管应该是垂直和水平的。弯头制作要使用弯管机。